直击华为5G-A内核:引领通信发展的持续锚点

无线通信的每一次突破,都是对既有技术边界的拓展和超越,也改变了产业链一系列的商业范式,如今,伴随着5G-A的快速发展,一个关键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如何更好地实现技术与实际应用场景的匹配,以充分发挥5G-A的潜力?

2024全球移动宽带论坛期间,华为公司副总裁、无线网络产品线总裁曹明正式发布5G-Aᴬ十大产品解决方案,其不仅涵盖了从基础网络建设到应用场景的多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十大产品解决方案的发布,让移动通信再次回到技术与场景深度融合的轨道。

5G进阶:华为能力愿景“升维”

无线技术的每一次革新,都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社会对更高效、更稳定通信需求的自然回应。

如今,AI应用的爆发式增长,要求网络具备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低的延迟,以支持复杂的计算和数据处理任务,在市场需求的强力牵引下,3GPP R18 5G-A的首个标准的冻结,对产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各地运营商积极响应,加速推进5G-A的商用部署,旨在构建一张能够支撑未来业务发展的目标网络。

2022年,华为率先提出“all bands to 5G”这一理念来构筑性能最优、能耗最低、体验最好的5G网络。如今,面对5G-A的新诉求,华为基于“all bands to 5G”的理念,提出了构筑5G-A多维优质体验网络的愿景,即在网络能力上实现“0 bit 0 watt 0 loss”以及“0 touch 0 wait 0 fault”的极致目标,至此,5G-Aᴬ十大产品解决方案应运而生。

从MIMO出发:窥见通信发展体验“内核”

在无线通信的演进过程中,用户的体验和反馈始终是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驱动力。从个人应用到产业场景,用户对网络速度、稳定性、覆盖范围等方面的感知和反馈,直接决定了无线技术的发展方向。Massive MIMO正是基于这一需求背景,通过增加天线数量来同时服务更多用户,从而显著提升网络容量,成为5G时代的主流建网模式。

在5G-A的探索中,华为深刻理解MIMO在提升用户体验方面的重要性,因此在十大产品解决方案中,围绕MIMO进行了诸多创新。

其中华为推出了业界首款Sub-1GHz M-MIMO技术,首次将M-MIMO应用于低频段,不仅提供了广泛的网络覆盖,还能在保持高速率的同时,实现更优的上下行体验和低时延通信,满足产业对全制式接入、全联接物联和全实时业务保障的需求。

其次,华为还推出了Blade AAU X,这是业界唯一一款Sub6GHz全频段合一的单天线M-MIMO产品。其创新之处在于,它实现了单杆极简部署,极大地节省了站点空间,降低了运营成本(OPEX)。同时,Blade AAU X支持GHz级别的超大带宽,能够最大化频谱效率,为用户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稳定的网络连接。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WRC 23将U6G(6425-7125MHz)成功标识为IMT频谱,从欧洲、中东到亚太地区,再到巴西、墨西哥等大国,U6GHz频谱的发放和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对此,华为正式发布U6GHz AAU,凭借其超过1500个阵子与先进的MU-MIMO算法,实现了软硬件的高效协同,U6GHz AAU达到了100Gbps的网络容量与10Gbps的用户体验速率,这意味着其室内覆盖能力可与C-band相媲美,U6GHz也将成为运营商目标网中的黄金价值资源补充。

此外,面向室内场景,华为LampSite X以其“One Box for All”的设计理念,融合了多频合一、分布式Massive MIMO以及0 bit 0 Watt绿色节能技术,通过sub6G全频谱合一和毫米波技术的结合,LampSite X能够轻松实现室内万兆传输,满足高密度、高流量的室内通信需求,同时,作为业界首个引入Passive IoT能力的室分产品,华为LampSite X将覆盖范围较传统RFID增加了100米,更实现了99%的高精度和每秒150次的盘存效率,在医院、学校、工业场景等各行各业,共同开启室内数智化的新篇章。

聚焦发展内生动力,华为持续性“锚点”

日前,中国信通院发布了《全球5G标准必要专利及标准提案研究报告(2024年)》,报告披露,截至2024年3月31日,全球声明的5G标准必要专利超过11.4万件,5G全球有效专利族中,华为占比为12.42%排名第一。

纵观近年来移动通信的发展变革,华为始终扮演着领航者的角色,不断突破技术边界,推动行业向前发展,也正是这样的坚持让华为得以持续性成长与引领。

如今,随着5G向5G-A正式迈进,华为更加明确了技术的真正价值在于如何将其与实际应用场景深度融合,以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可以预见,随着5G-Aᴬ十大产品解决方案的逐步落地,我们将见证无线通信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矗立技术前沿,高效、智能、绿色等技术特点将给华为不断提供深化发展的内生动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证券快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acnews.cn/keji/870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